找到相关内容118篇,用时6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初心修道中的四个障碍

    性德显现的一种证悟,所以六祖说:「见性是功,平等是德。」如念佛持咒,把一切妄心都打下去,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,那么,在这时,修法就有了真功德,因为相应,感应道交了。假如在修法或弘法中,执有功德之相,即是妄心分别,便有了能所、人我等知见,遮盖了清净的自性,无法相应,工夫也就用不上,不可能进入一心不乱的状态,因此成了修道成佛的大障碍。所以学的人不能执相忘性,把精进修道,广利众生的一切作用,放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1539220.html
  • 念佛净土

    名一菩萨名,以菩萨的愿力、功德力、慈悲力、神通力,让求者消灾延寿,化凶趋吉。这是念佛的功德,得诸多饶益故。 后来,佛教的发展,东传至中国,净土的思想、经典大盛,宣扬者众。这法门又适合中国的文化民情,故修习队伍日益壮大,成为佛法八大宗派之一。而念佛六字洪名,更是净土法门的必修功课,念佛至万遍,能摄一念于定中,再加上在生活时,念念相应,则往生净土,并非难事。念佛的方法有大声念、小声念(只有...

    子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2548091.html
  • 如何才有把握往生

    低于百分之二十的限度,往生就没有把握了。 学相应相应就是必须具足「信、解、行、证」,即相信的教诲,理解的教诲,进而如理修行,并获得经中所讲的利益,缺一都不相应。在现前,烦恼、妄想、杂念减少,心地清净,智慧增长,这是浅证,少分相应。待功夫纯熟,自然晓得什么时候往生。 六祖惠能大师在一年前就嘱咐他的学生,替他预备后事。台中李炳南老居士讲经时,告诉大众,他再讲两年就不讲了,这个意思就是两年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35382031.html
  • 道元禅研思录(三)

    ldquo;宗门正传曰,此单传直指之佛法,最为重要的特点是以参见知识为首,甚至不用去烧香、礼拜、念佛、修忏、看经而只管打坐,就到达到身。心脱落。若人即使一时间三业相应,端坐入于三味时,测令佛性充满法界,...是如何在意上相应,《坐禅仪》中表述为“思量不思量的”。具体来说,在坐禅中把握三业的要领是:    一、身:伸直脊梁,下巴内收,含胸拔背,手脚按一定的姿势安置,注意放松。...

    [日本]田里亦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1042397.html
  • 北投不动明王寺之密意、古考、今语

    〞则是使人达到相应相融,无二无别的方法。  密教有所谓三身轮说,即第一的自性轮身,自性轮是如来的法身说法,远离思维造作。而自性轮身,是如来之法身示现,所以说自性本无相,唯因念及众生,一切无说而说,...  入唐学天台宗于国清寺之道邃和尚,归国后受诏弘天台宗,法华经亦随之东度日本。为日本人所信仰,影响至广,日本日莲宗力言,称念〝南无妙法莲华经〞定能相应,离苦得乐。所以在日本人所建寺庙见到供养南无...

    陈永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2559786.html
  • [日本]田里亦无:道元禅研思录(三)

    若人即使一时间三业相应,端坐入于三味时,测令佛性充满法界,尽虚空无非一觉。”   我最初接触道元的这篇文章时,认为是一篇说大话的文章,那时我才刚刚学禅,整天都想着开悟,希望过一种没有迷惑的人生...坐禅的姿势。身、口还好控制,问题是如何在意上相应,《坐禅仪》中表述为“思量不思量的”。具体来说,在坐禅中把握三业的要领是:   一、身:伸直脊梁,下巴内收,含胸拔背,手脚按一定的姿势安置,注意...

    田里亦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4977153.html
  • 欢喜念佛法门

    止念不易,所以 用持名念佛的有相念来方便下手。念要相应,直接系念的名号,终究会 一样,达到体上,也就是无相,所以当然选择最纯善的佛号。若不念佛,而以他念 代之,岂不更执著!   念佛是...的尊贵,而众生总认为观世音只在寻声救苦,其实祂所行 的,皆是依佛的指示,所以观世音在救度众生时,就是在念阿弥陀佛。同样的道理, 众生在做事时,要阿弥陀佛相应,要站在的位置,超越自我的立场,这样做任...

    威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3079026.html
  • 放生即造福

    努力劝勉他人去放生,这样才能相应法相应,众生相应。■ ...以实践来体现佛法的慈悲,不是最值得赞叹吗?   放生是平等的最好体现,是维护一切生命的尊严,是仁德慈悲的真实流露,更是提供了一个修福的机会。   好生是天地之德,爱物即仁民之本。成汤解网,一念之...

    道圣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40383455.html
  • 二00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(七)

    禅观对象、相应。透过一个方法、媒介与之相应,故三密相应即“身”跏趺结手印、“语”持咒、“意”观想。  身结手印。的尊相都一样,只有手印不同。而菩萨在人间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相,尤其显教的菩萨...身语意都不相续,修密法就得相应圆满境界相应相应即与之扯上关系,其中间的媒介是什么?是身。诸佛道同,只有手印不同,故就以结手印相应。以阿弥陀佛为本尊就结阿弥陀佛的手印,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尊就结...

    郑振煌讲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61364319.html
  • 发菩提心五类往生

    生厌离,无丝毫之留恋,但一心归投极乐导师,愿生安养。以愿心成熟故,相应,故临终时净业现前,如蝉脱壳,自在往生。   3、以现说菩提心往生。即历来大德所提倡的,为利众生愿成佛。而生净土,如进强化班...,可知诸圣所言,皆无违也。汉地祖师大德,多强调欲生净土,则与此土不可生丝毫贪恋心,而于西方净土,生强烈之意乐心。藕益大师云:“取舍若极,不取舍,亦不二也”。此即欲使众生乘厌离心、信心往生也。又,...

    徐进

    |菩提心|往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0945446370.html